大家好!今天是2019.1.4 星期五 天氣陰 攝氏8℃,我是阿曼達公司的網絡小編,今天我們了解一下(2019年LED業這些趨勢 你有必要了解)
2019年LED芯片產能增速高于需求增速
總體來看,2018年市場需求增速遠不及產能增速,價格下跌,企業增量不增收。2019年,需求方面,受經濟低迷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不容樂觀;供給方面,擴產項目繼續增加,產能過剩問題仍將持續。
據統計,預計2019年LED芯片產能仍會增加140萬片/月(折合2寸),目前廠商庫存已經處于較高水位,隨著2019年新產能的釋放,芯片市場價格預計仍會繼續下跌。
LED封裝市場需求不容樂觀
據LEDinside統計,2018年中國大陸LED封裝市場規模為697億,同比增長6%。 2018年下半年開始,由于中美貿易摩擦的原因,LED照明出口會受較大影響,而且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因此2019年市場需求依然不容樂觀,大陸本土市場的內部需求會是成長的主要動力,包括車用LED、商照、背光及顯示等市場。
從產品類別來看,照明依然是LED大的應用,2018年占比達到49%,傳統顯示屏和傳統背光市場依然占據較大比重,但是未來成長規模非常有限,新型Mini LED背光或Mini RGB未來有望成新的增長動力,但是目前的市場接受程度依然較低。車用照明市場是未來兩三年值得關注的市場,國產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會形成新的供應體系,原本較為封閉的汽車供應鏈有望被打破。對于臺灣或大陸的市場新進者而言,都是個機會。
從供應端看,大陸廠商依然是主力供應陣營,2018年市占率為70%,不過比重提升并不明顯,主要原因為車用、背光及照明市場依然以國際廠商為主,2018年國際廠商于大陸市場的營收依然保持4%的成長。大陸本土廠商2018年營收規模為488億,同比增長7%,包括木林森、國星、鴻利和聚飛等在內的一線大廠,PBC軸承營收依然維持快速增長。
LED照明市場三大發展趨勢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未來,隨著照明節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照明市場的主角正由白熾燈轉換為LED,以及物聯網、下一代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城市已成為必然趨勢。此外,從市場需求來看,東南亞及中東等地區新興國家具有較強的需求力。前瞻預測,未來LED照明市場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智慧照明、利基照明、新興國家照明。
發展趨勢一:智慧照明
隨著技術、產品的成熟和相關概念的普及,預計2020年智慧照明可達134億美元。工業及商業為智慧照明大的應用場域,因為數字化的特征,智慧照明將為這兩個領域帶來更多新的商業模式和價值增長點。
發展趨勢二:利基照明
四大利基照明市場,包含植物照明、醫療照明、漁業照明與海運港口照明。其中以美國及中國市場快速拉升植物照明需求,植物工廠建設及溫室照明需求為主要動能。
發展趨三:新興國家照明
新興國家經濟發展帶動基礎建設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大型商業設施以及基礎建設與工業區興建刺激LED照明需求。此外,各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節能減排政策如能源補貼、稅收優惠等,大型標案項目如路燈換裝、居民及商業區改造等,以及照明產品標準認證的完善,都在促進LED照明推廣。其中以東南亞中的越南市場與印度市場成長為快速。
2019年中國LED車用產值超10億美金
據LEDinside預測,2019年隨著中美貿易談判的繼續進行,再加上中國對汽車的需求持續上升,所以中國車用LED的產值成長是穩步的,2019年的同比成長率會超過20%,遠高于數值。預計中國2019年車用LED的產值超過10億美金。
以功率別來說,在高功率的部分,隨著頭燈LED價格的下降,還有頭燈前裝市場多樣性的增加,高功率的產值部分呈現非常快速的增長,YOY基本上可以達到35%左右。此外因為現在很多車型喜歡搭配后視鏡轉向燈,以及導入LED日行燈,所以中功率的LED成長也是比較迅速的,大概同比成長率會在20%左右。相對之下低功率的LED(小于0.5W)成長空間相對就比較有限。
以不同的車燈應用的產值占比來說,頭燈的產值毫無疑問是高的,并且占比也是在持續上升的,2018年占比43%,2019年預計會成長到49%,除了前裝市場多樣性增加,包括很多國際廠商或者是中國廠商推出單晶或者是多晶的產品用在近光燈上面;在后裝市場,因為高功率LED的價格下降比較迅速,所以需求也呈現快速提升。
除此之外,車用面板的產值成長速度快,不過因為面板的產值值比較低,所以在比例上還沒有太明顯的體現。近幾年很多車內面板廠商都在持續的擴增產能,所以導致車內面板的性價比的提升也非常迅速。并且車用面板是一種在有限的成本價格之下可以有效地提升汽車的配備規格的產品,所以很多廠商有意愿去增加它的安裝數量和使用尺寸。
以中國傳統乘用車的LED滲透率來說,目前在后尾燈的部分滲透率是比較高的,包括高位剎車燈和后組合尾燈,滲透率高達70%甚至80%。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日行燈和面板,中國很多品牌把日行燈作為提高車輛檔次的象征,所以引入的意愿比較強烈,日行燈的LED滲透率2019年預計會達到50%。此外面板的LED滲透率成長也是非常迅速的,預估在2019年會接近40%左右。
近幾年,雖然說國際LED廠商在車用市場仍然占據壟斷地位,但是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的廠商逐漸對供應鏈的突破,還有技術水平的提升,都在慢慢瓜分前裝市場的份額。現在已經可以看到有些廠商切入到尾燈甚至是小比例的日行燈的前裝供應鏈。所以未來幾年,中國LED廠商有望從本土品牌整車供應鏈切入,逐漸在前裝市場站穩腳步。
小間距顯示發展趨勢
根據研究顯示,2018年室內小間距(≤P2.5)市場規模約為19.97億美金,年增速高達39%,主要來自于未來超小間距趨勢的持續發酵,預估其2018——2022年CAGR將達28%。
按LED小間距顯示的點間距來劃分,2018年LED小間距大營收占比的間距已經來到P1.2——P1.6,大概占比39%,隨著消費者對顯示效果要求的逐漸提升,伴隨成本的進一步下滑,未來幾年P1.2——P1.6以及更小間距P1.1以下的產品將具成長動能,預估2018——2022年的CAGR分別達32%和62%。
近年來,隨著Mini/Micro LED等超小間距顯示技術的發展,市場格局正在慢慢發生著變化,在超小間距(≤P1.0)顯示領域,國內外顯示屏廠商相繼推出間距為P0.7——P0.9的產品,積極布局超小間距顯示領域,甚至包括很多傳統面板廠商也都積極加入這場“角逐未來顯示話語權”的商戰,紛紛通過資本、技術等手段開發并推出相關產品、開拓渠道以搶占市場。
按LED小間距顯示的應用場景來劃分,大致可分為廣播應用、安防監控、企業及教育、零售、公共區域及交通、酒店及影劇院六大類。從占比來看,目前LED小間距顯示屏大的應用來自企業及教育,大概占比39%,商業零售其次,占比19%;從未來的增速來看,隨著商業顯示的逐漸成熟、性價比的提升,預估這兩塊市場也是具成長空間的應用領域。
Mini/Micro LED2019年發展
由于Mini LED擁有高亮度、高對比的高顯示效果,可與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抗衡,因此現階段已導入對視覺效果要求較高的電影院顯示屏,以及家庭電影院等家用市場。根據市場研究機構集邦咨詢預估,Mini LED在2018年發展后,將于2019至2020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22年產值將會達到16.99億美元。
考慮到Micro LED在可穿戴設備、VR/AR、手機顯示屏、電視等領域的應用要求,高工產研LED研究所(GGII)認為,Micro LED將率先在顯示尺寸小和分辨率要求較低的智能手表領域得到應用,因為智能手表所需芯片尺寸大,PBC軸承巨量轉移的芯片也少,對于技術要求低,隨著巨量轉移良率的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芯片價格持續下降,Micro LED隨后將在75寸以上的大尺寸電視上應用。后才會在芯片微縮和巨量轉移難度高的VR/AR和手機領域與OLED正面競爭。GGII預測2019年Micro LED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億元,其中智能手表是其主要應用方向,2020-2025年Micro LED有望保持75%左右的增長,2025年Micro LED市場規模將達49億元。請關注-無錫市阿曼達機電有限公司-美國TECMACK溫度開關-中國總代理,美國直接進口,品質有保證!(來源:互聯網)
如果大家對我們的話題有興趣可以登錄我們的官網http://www.amda.cn。
新聞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