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內外政策環境變化及悲觀預期,或帶來新機遇。建議2019年從產業空間和中國技術升級角度,探尋和布局行業龍頭及高科技制造企業。建議從三類視角找具體受益領域:1、中國制造業技術升級方向上的領域;2、中國已建立優勢行業的龍頭公司;3、快速構建“中國設計”+“中外制造”+“銷售”型的新體系的國產“隱形冠軍”。
一、中國制造業增加值位居
制造業增加值增速趨緩,制造業增加值與gdp占比穩中略降。從制造業增加值的角度來看,據world bank,2009年受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制造業增加值出現大幅下滑,雖在2010-2011年短期內出現高速回升,但隨后幾年始終處在較低的增速水平,并于2015年再次出現下滑。從制造業增加值的占gdp的比重來看,近10年來范圍內制造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始終保持穩中略降,由2006年的16.8%下降至2016年約15.6%的占比水平。
近10年內制造業格局出現了較大變遷,中國制造業增加值高速增長。據world bank,2006年歐盟、美國、日本三大經濟體在制造業中占據地位,三者的合計制造業增加值在占比為61%,中國已緊隨日本之后,制造業增加值與占比為11%,排在其后的韓國、俄羅斯、巴西等經濟體與前四者差距顯著。VLIER定位銷在隨后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制造業高速增長,據world bank,中國2012年制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歐盟躍居首位,占總增加值比約23%。與此同時,歐美日三大經濟體制造業占比逐年下滑,至2016年已僅剩制造業的45%,韓、印、俄、巴西等國比重雖然出現了小幅上升,但是增速遠低于中國,在格局中地位并無顯著變化。
二、中國制造業將經歷產能化和份額集中化
我們預計2019年機械行業盈利增速將經歷“減速—筑底—回升”過程,核心原因是政策寬松的正效應遭遇需求下行的負效應,兩者效益相抵,大概率可確保裝備制造業整體需求平穩向好,然而從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增速放緩趨勢需要一段過渡期來逆轉。從中長期角度看,雖然貿易摩擦、成本上升會對需求和盈利能力產生影響,但這些淬煉將促使中國制造業出現一次重要的產能升級和行業份額結構重塑,龍頭企業和高科技制造業有望在行業變革中勝出并在資本市場上展示出“超額收益”。
三、從空間尋找“先進制造”的思路
據,裝備制造業(除軍工&航空航天)2017年銷售額前20名企業聚集在市場容量大的領域,包括工程機械($75.6bn)、油氣裝備服務($86.6bn)、半導體設備($61.4bn)、工業氣體及設備($40bn)、消費類工具及設備($28.5bn)。年初至今國內相關領域投入大幅上升,新興需求多在中國,國產裝備龍頭崛起的趨勢不會逆轉。但因悲觀預期,11/09機械總市值占全市場約4%,2017年銷售額前20企業總市值為5552億元,平均pettm約14倍(2017年銷售額前20裝備企業總市值為6.78萬億元,平均pettm約19倍),VLIER定位銷當前行業估值處于過去10年低位。請關注-無錫市阿曼達機電有限公司-德國norelem,諾瑞朗標準組件-中國區代理商,德國直接進口,品質有保證!。(來源:互聯網)
如果大家對我們的話題有興趣可以登錄我們的官網http://www.amda.cn。
下一篇:
未來就在眼前 區塊鏈機器人就在你我身邊